为引领青年学子在火热实践中点燃信仰之火,在挥洒汗水中淬炼坚韧筋骨,在服务奉献中厚植家国情怀,建筑工程与规划学院“红方砖”实践队积极响应 “文化赣鄱行” 号召,以“四旅并行,青春筑梦” 为主线,将 “红色之旅”“传承之旅”“践行之旅”“振兴之旅” 深度融合,创新构建 “以桥为媒、以实践为径” 的特色实践模式。6月28日至7月10日,实践队先后奔赴客家人聚集地赣州全南龙源坝镇、龙源坝村、城厢村、九江湖口县流芳乡、“豆香小镇” 等 11 个村镇及实践点,以“桥”为核心意象,将历史与现实、城市与乡村、理论与实践连接,引导青年学子在基层服务中搭建起“信仰之桥”“精神之桥”“服务之桥”“发展之桥”“语言之桥”及“生命之桥”,形成系统性实践体系。

六个主题的宣传手册
红色之旅:架设信仰之桥,赓续红色血脉
红色之旅中,队员走进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纪念馆、赣州全南梅子山革命烈士陵园,沉浸式感受1928年革命先烈点燃江西革命火种的历史。在纪念碑前缅怀先烈后,实践队联合九江湖口流芳中学等开展“红色课堂”,用互动问答、故事分享等形式,将革命历史转化为生动易懂的内容,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种子,架起连接历史与青年的“信仰之桥”。

队员走进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纪念馆
传承之旅:筑牢精神之桥,弘扬时代新风
传承之旅以“精神之桥” 为纽带,队员们深入村镇宣讲“抗洪精神”。队员走进长江沿岸防汛村普及防汛知识,向独居老人讲解避险技巧,拜访抗洪老兵听“人在堤在”故事;在九江湖口流芳中学“防汛课”上,队员们用情景模拟等形式讲抢险故事,让抗洪精神扎根少年心中。

向独居老人讲解避险技巧

九江湖口流芳中学里的“抗洪课堂”
践行之旅:搭建服务之桥,深耕民生沃土
践行之旅聚焦民生,搭“服务之桥”。实践期间,队员们联合湖口流芳乡司法所开展“法治进乡村”,将法条转化为生活指南,以“纠纷处理三步法” 和七字普法口诀宣讲,发放图文手册;并深入赣州全南城厢镇等10余个村镇宣传移风易俗,对比案例讲文明乡风意义。在九江湖口流芳中学,队员们与当地民警一起开展“法治进校园”,构建教育链条;同时实践队也组织开展了 “守护生命桥”活动,校园外入户教村民防溺知识,校园内以案例和情景模拟教学生应急技能;为偏远地区留守儿童开展“心灵导航” 活动,搭建情感 “暖心桥”。

法治教育进乡村、进校园

搭建情感“暖心桥”
振兴之旅:构建发展之桥,赋能乡村振兴
振兴之旅立足专业,建“发展之桥”。队员们调研流芳乡豆立方基地,形成空间优化建议;入户宣传“农村旧房改造”,归纳问题与方向;深入田间参与劳作,调研养殖基地并提布局建议。开展 “推普助力振兴”,用动画、游戏等融合语言学习与本土文化;为老人定制“方言 + 普通话”材料,入户教学;打造“豆香文化直播间”,融合双语推广农产品,让豆文化焕发新生。

深入田间、宣传“农村旧房改造”

直播间里的另一番社会实践
从红色信仰到法治护航,从语言桥梁到乡村蓝图,从精神传承到生命守护,金沙集团1862cc建工学院“红方砖” 实践队以多元实践诠释 “桥”的内涵,通过“四旅并行”的实践模式,实践队不仅生动诠释了“学、讲、研、践”理念,更构建了青年与基层、传统与现代、城市与乡村的多元连接,以青春之力为赣鄱大地的发展贡献力量。
建工学院供稿
责编:李金玲 沈乐怡 审核:李晓云 汪浩